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术进展汇报于10月30日晚在智慧教室B207召开。研究院院长迟恒、副院长马宇春、我校3位外聘研究生导师:孙铁波、闫宇辉、井立佳、7名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研究院开放科研骨干教师参加。
本次汇报会由7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张强、霍正瑞、邾豪男、李更东、王浦、黄梓涵和林凡超分别进行学术进展汇报。
张强在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喜树碱的提取物衍生物(MCPT-Gly-HCl)展开,现阶段主要借助核磁共振、液相质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液相色谱等设备对MCPT-Gly-HCl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霍正瑞汇报的题目为《基于改进YOLOv5的瓜蒌自动分级系统研究》。通过数据集制作、原始网络结构构建、添加CA注意力机制、使用Ghost替代传统卷积、特征融合网络结构改进构建软件并完成相关硬件搭建工作,实现瓜蒌自动分级系统的升级和产品的挑选。
邾豪男主要围绕楮实子多糖抗AD的药效学验证及机制展开研究,其介绍了楮实子多糖抗AD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给出现阶段楮实子多糖给药方案,评估了小鼠在相应方案下的体重、活动能力、物体识别能力等情况,并通过胆碱能系统等解析相关机制。
李更东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不同肿瘤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检测三种药物对B16F10、PC3、H520、CT26、4T1、MDA-MB-231等肿瘤细胞的毒性,并建立荷瘤小鼠模型,为评估药物体内抗癌活性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王浦主要对取代二苯乙二酮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克服该方法环境影因子响偏高的缺点,获得底物适应性较好、收率高、反应时间短的“一锅法”合成方法。
林凡超汇报的题目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甜味剂分类预测模型》。该工作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技术路线图,构建甜味剂分子预测分类模型,通过与其他深度学习算法的比较等方法评价该模型。进一步基于分子描述符、分子指纹构建甜味剂分类模型,后续将融合分子图像、分子描述符和分子指纹特征构建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
黄梓涵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对楮实子水提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研究,包括楮实子水提物及多糖提取、楮实子水提物毒理学实验、楮实子水提物对HCC的抑制作用和楮实子多糖对NAFLD小鼠治疗作用。
会上,导师们都分别对7位研究生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现场讨论并解答了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随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
研究院此次组织的研究生学术进度汇报不仅对各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进度起到了正向的督促和推进作用,同时也为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