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教师药品研发与质量控制领域的专业能力及教科研水平,依托苏北食品药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食品研发检测中心的先进平台资源,食品药品研究院于2025年10月15日组织开展了“原料药-他达拉非的晶型鉴别”项目制培训。食品学院、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等多名师生参加。
一、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继续采用成熟的“工单任务”驱动模式,旨在实现两大核心目标:一是使参训人员系统掌握X射线衍射(XR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原料药晶型定性分析中的关键作用;二是能够独立完成从他达拉非原料药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到数据解析与判定的全流程,确保晶型鉴别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固体制剂研发与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二、培训内容与实施
培训将完整的鉴别流程拆解为三项核心工单任务,层层递进,注重实操与理解的深度融合。
样品制备与前处理工单:明确晶型分析对样品状态的特殊要求。参训人员学习并实践了粉末样品的规范制备技术,包括研磨程度、装填技巧与平整化处理,确保获得高质量、无择优取向的衍射样品,为获取准确的衍射图谱奠定基础。
XRD仪器操作与数据采集工单:详细讲解X射线衍射仪的开关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方法参数设置。重点培训了管压、管流、扫描范围、步长与扫描速度等关键参数的设置与优化逻辑。要求参训人员独立完成从样品放置、参数设置到启动扫描并获得原始衍射图谱的全过程操作。
数据分析与晶型判定工单:本环节为核心。培训聚焦于利用专业软件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寻峰等处理,准确识别特征衍射峰(2θ位置与强度)。通过将未知图谱与他达拉非已知晶型的标准PDF卡片进行比对,引导参训人员掌握晶型鉴别的关键判据,并学习如何规范出具晶型鉴别报告。
三、培训考核与成果
培训结束后,采用“实操考核+理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综合检验。实操环节要求参训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他达拉非原料药的晶型鉴别全流程,并提交包含原始数据、分析过程和判定结论的完整工单报告。理论测试则涵盖XRD原理、晶型对药效的影响、实验安全及数据解读要点等内容。最终,全体参训人员均通过考核,实操任务完成率达100%,显著提升了对原料药晶型这一关键质量属性的检测与认知水平,为我校在药物固态研发领域的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